題目:父母與子女相處的方式,中外不一:西方人傾向把子女當作朋友;中國的父母則較重視輩分的長幼尊卑。你認同哪種相處方式?試闡述你的立場和意見。
任健隆 (6B)
父母與子女相處的方式中外不一,而我較喜歡西方人把子女當作朋友,我相信這能令彼此之間更和諧地相處,消除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隔膜。
所謂相處方式泛指人與人之間接觸往來的模式,亦稱為溝通的方式。西方人總是將子女當作朋輩看待;中國人卻重視輩分的長幼尊卑。
儒家思想中經常提到「孝」一詞,是指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撫養、送終等,是傳統社會的基本道德。可見,古時父母的地位及輩分很高。子女和父母之間總隔著「尊卑」這一道牆,難以親近,成為相互間無形的隔膜。子女稱呼父母必須合尊卑,處事也要順從父母指示,所謂「父母難違」,古時違抗父母隨時都可能「家法伺候」。事至今日,這些傳統思想仍深深影響著現代的中國父母,父母總是高子女一等。
相反,西方人往往把子女當作朋友對待,以名字稱呼對方,處事方面也較尊重子女的意願,一起商量決定。就以美國的父母為例,他們講究對孩子說話的語氣和方法,孩子與大人講話時不但要認真聆聽,而且有時更會蹲下和孩子對話,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和平等。此外,在教育子女時,應讓孩子自己作決定,要尊重他們,作為父母的只需從旁指導與鼓勵。
有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在西方的教育氣氛圍繞下成長的孩子,由於談話時沒有局促感,會較擅於表達自己,對交際上也有一定的幫助。家庭方面,更能消除父母與子女間的隔膜,令親子關係變得良好。社會方面,西方人傾向把子女當作朋友,因此,其階級觀念會較弱,令社會變得平等。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為何不嘗試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拉近距離呢? 多一分尊重,多一分溝通,相信家庭能多一分的和諧融洽。相反,父母總是有著一份「尊」,子女算在見到父母做算事時及自己不願做某些要求時,總不敢抒出己見。
所謂相處方式泛指人與人之間接觸往來的模式,亦稱為溝通的方式。西方人總是將子女當作朋輩看待;中國人卻重視輩分的長幼尊卑。
儒家思想中經常提到「孝」一詞,是指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撫養、送終等,是傳統社會的基本道德。可見,古時父母的地位及輩分很高。子女和父母之間總隔著「尊卑」這一道牆,難以親近,成為相互間無形的隔膜。子女稱呼父母必須合尊卑,處事也要順從父母指示,所謂「父母難違」,古時違抗父母隨時都可能「家法伺候」。事至今日,這些傳統思想仍深深影響著現代的中國父母,父母總是高子女一等。
相反,西方人往往把子女當作朋友對待,以名字稱呼對方,處事方面也較尊重子女的意願,一起商量決定。就以美國的父母為例,他們講究對孩子說話的語氣和方法,孩子與大人講話時不但要認真聆聽,而且有時更會蹲下和孩子對話,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和平等。此外,在教育子女時,應讓孩子自己作決定,要尊重他們,作為父母的只需從旁指導與鼓勵。
有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在西方的教育氣氛圍繞下成長的孩子,由於談話時沒有局促感,會較擅於表達自己,對交際上也有一定的幫助。家庭方面,更能消除父母與子女間的隔膜,令親子關係變得良好。社會方面,西方人傾向把子女當作朋友,因此,其階級觀念會較弱,令社會變得平等。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為何不嘗試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拉近距離呢? 多一分尊重,多一分溝通,相信家庭能多一分的和諧融洽。相反,父母總是有著一份「尊」,子女算在見到父母做算事時及自己不願做某些要求時,總不敢抒出己見。
袁紹堃 (6B)
古今中外,中國和西方的家展對於管教子女的方式各有不同,中國人較拘謹,但西方人則較開放、自由。對我來說,我比較認同西方的家長和子女相處方式,現在就讓我講述兩者的特質: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百行以「孝」為先,並且尊卑有別,所以父母地位較高。而且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高,希望可以望子成龍,因此,家長對子女的管教和與子女相處時十分嚴肅;此外,中國的家長對子女的讚賞的言語較吝嗇,訓話較多,雖然這可以確保子女在父母指導下成長,但嚴格管教令子女自信心低,缺乏自主想法,發展不能全面。
相反,西方就自由得多了,父母著重鼓勵孩子,不論成功與否,都給予子女讚賞和支找;此外,父母與子女平等,把子女當作朋友,尊重子女想法,令關係更親近,增加自信,激發潛能,讓子女快樂成長;而給予讚賞可以令孩子獲得肯定,認識自己,尋找人生目標和方向。
父母與子女相處的方式十分重要,因為這對於子女的發展的全面性有很大的關鍵作用,就好像古代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一樣,出身於貴族家庭,其父親是一位官廷御醫。而亞里士多德和父親相處猶如朋友一樣。受父親影響,小時候的他已經具有豐富的醫學知識,而且對人處事都十分溫文爾雅,尤其對師長,令老師柏拉圖留下深刻印象。長大後更為哲學家,被後人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父母教育與子女相處有重大的關係,可以影響孩子的將來。
這些西方的與子女相處的方式,連中國人都深受感染,宋氏二姊妹的父親宋嘉樹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宋嘉樹曾到西方留學,學習西方事物,並回來後教育子女。有一次,她們三姊妹在玩叫「黃包車」的遊戲,大姐作車夫,二姐作乘客,三妹在旁蹦跳。正玩得開心時,大姐不小心把二姐拋出車外,弄得二姐又傷又疼,可是,父親知道後,不但沒有責罵,還仁慈地對她們說:「做遊戲都要有分寸,『車夫』可不光用力氣呀!傷了乘客還怎樣拉生意呢?她們都忍不住笑了;最後,她們三姊妹都愉快地成長,當中宋美齡既是一位有愛心與寬容的人,又敢於面對惡勢力。由此可見,家長教育和相處方式對孩子影響深遠。
有人曾經指出西方一些青少年問題,例如:未婚懷孕和吸毒等,是基於父母對子女太自由放縱,我並不認同這說法,因為未婚懷孕和吸毒這兩問題都不只是西方國家獨有,就算是中國這個父母家教嚴謹的國家都會出現,反觀之可能只是家長疏忽照顧自己的子女,因此,我認為這駁論不成立的。
其實,不論是東方或是西方的子女相處模式,我相信父母都想子女健康成長,雖然中式方法比較難行,但仍有可取的地方,來一個中西合璧,就好像孝道一樣,父母與子女尊卑有別,尊敬長輩讓子女深深明白父母養育之恩,將來孝順父母,使老有所養。
王宇雯 (6B)
父母與子女相處方式,中外不一:西方的父母傾向把子女當作朋友;中國的父母則重視輩份的長幼尊卑。我認為若要父母跟子女和諧融合相處,必須建立一個沒有隔膜的溝通方式。故此,我認同西方父母與子女相處的方式,亦希望這種相處方式流傳到中國。
從古今中外,父母與子女的相處方式往往會影響到個人,家庭,甚至社會的各種行為和問題,所以把子女當作朋友相處能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樑。
在個人影響方面,中國的父母較重視輩分的長幼尊卑,這種相處方式會令子女更難適從,會影響子女的身心發展。就如古時候在禮教的尊卑長幼秩序下,子女要完全聽從父母的說話,即使父母的指導方式不對,也不能反駁父母的說話,子女只可跟著去做,這樣可能會對個人的人生發展有壞影響。即使到了現在,這種方式還是有一樣的影響。相比之下,西方父母把子女當作朋友,不會過度管束他們,令子女有自由的發展空間。由於西方國家的父母會鼓勵子女去嘗試,注重引導和啟發孩子,尊重他們的自由發展,孩子亦可保持自己私隱,父母無權干涉。
在家庭影響方面,中國父母與子女的尊卑長幼的相處方式會因忽略孩子自尊心或認為「棒下出孝子」而造成與孩子隔膜和叛逆,更可能出現倫常慘劇。就如住在香港的我,經常也留意到新聞的倫常慘劇多因孩子反抗父母的教導,父母又只對子女的學習留意,常只壓迫他們讀書,,缺乏了互相情感交流,,有些更苛待孩子令到事情弄巧反拙,所以發生慘劇。但西方國家的父母當子女像朋友看待,也很尊重子女的人格自由發展,孩子能自由地和父母交流各種思想,因此,父母也會比較明白子女的想法,相處便更融洽,所以家庭氣氛很好。在西方國家裏,每個家庭幾乎每星期會有家庭日,即使不能一起遊玩,也會相約一家人在家中或餐廳一起吃飯。可見家庭慘劇亦甚少發生。
長久以來,中國文化常存有文化差異,無論禮儀文化,或天文地理各有己見,而父母與子女相處之法也不例外:前者強調長幼尊卑,後者重視朋輩看待。若要取捨何者較佳,我認為西方較佳。
首先,從子女個人成長的好處分析。中國因儒家思想影響,強調「禮」的文化,加上封建思想下,父母強調輩份,子女必須合乎尊卑,無論人生大事或生活小事,也要聽從父母的指示。這才是合乎於「禮」,子女也表達「孝」的行為。但這是否真的對子女百利無一害呢?肯定不是!現今香港社會出現一詞名為「港孩」,便諷刺了父母的管教和相處之道,子女對父母的絕對服從如扯線小木偶,毫無意識,父母亦視之為理所當然,當此為是盡父母之責,但這確是好心做了壞事。
反觀西方的另一套方法,父母與子女在處事方面,共同商量,作出對策,如朋友般共同進退,而父母也尊重子女,以他們的意願為大前提。從中,子女進行獨立思維的思索,腦部思想漸趨成熟,累積了很寶貴的人生經驗如:是非黑白或現實殘酷,這點我相信較中方的一套是多的很。此外,子女得到父母的尊重,「上行下效」,子女亦養成尊重別人的真諦;相反,中方的子女,因受父母階級輩份蒙蔽下,長大後,渴望以一貫手法教導下一代,但是「聖人亦有錯」,若其法是錯誤的、是謬誤的,必禍延下一代。故此,西方的相處之道確比中方的較能達修身之效。
其次,在家庭融洽和諧方面,中方家庭強調「一家之主」的傳統觀念,父母成為家庭核心的基礎,家事決定權則由父母決定,子女便失去了發言權,與父母溝通機會和話題少之又少,因此,家庭成員之間各自隱藏秘密,關係越來越差便造成衝突和疏離,家庭開始不和諧和不歡樂。這點西方則較中方好得多,因西方重視民主理念,在家庭貫徹施行,例如:前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家族,家庭成員之間放下輩份,經常在共餐時,談論政治大事或社會時事,當中談笑風生,少不免有私人積怨或敏感題,但是,毫不拘謹,大家積極表達己見,沒有「頂嘴」,只有辯論,最後,這成為了他們建立親情的一種方法。故此,家庭和諧之法,乃溝通也,令家庭享有天倫之樂,最後達「齊家」之效也。
再者,從社會未來發展而言,若子女過份遵從父母的指示,便造成過份依賴。近期有一則令人歎息的新聞:一名八十後的大學生見工時,竟有父母在旁面試,假設你是老闆,必無言以對。上述事件只是社會的縮影,其情況可能比想像嚴重,我們是否反思中國傳統與子女相處真的有利無害?是否不合時宜呢?反之,西方出現類似情況較少,因他們早就被父母培養出獨立思考和自主,更能夠照顧自己,更何況是見工這小事。故此,父母的子女是未來社會之棟樑,對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
西方的良朋益友相處方式比起中方的尊卑分輩確是好處多於壞處,所以,西方的一套我較認同。
安聲樂 (6B)
古語有云 : 「百行以孝為先。」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孝就是表現禮的方法。禮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中外的父母與子女相處的方式中,我較認同中式。
禮是重視長幼有序,則長幼尊卑。中國的父母重視輩份,這就可以灌輸子女禮的思想。禮中長幼有序的重要性是可令子女知道自己的地位,明白君臣貴賤、安守自己的本份。在中國的傳統禮節中也可見到長幼尊卑的重要性。例如,喪禮中卑幼為尊長服重或有服,尊長為卑幼無服或服輕。飲食禮儀亦分輩份上座,尊長在中,較親則近,較疏則遠。
如果沒有禮中的長幼尊卑那會怎樣?近日有一全城熱話,就是有一位小孩用極差的態度及言詞與其父母對話。這就可見沒有長幼尊卑的西式方法教育有多大問題。孔子認為人人有自己的地位,如果不分地位,社會就會失衡。那小孩也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以致做出這些大逆不道的事。可見長幼尊卑是必要的。
在古時,岳飛為人忠誠,就是因為他父母對他施行的教育方法。如果當時他的父母沒教他長幼尊卑,他就不會成為千古傳頌的名人。
西方人認為把子女當作朋友可容易溝通,我亦不否認這點,但是為了容易溝通就可以放棄禮的思想嗎?再者,長幼有序同樣可以好好溝通,只是要多下一些功夫。古時王羲之與他父親溝通是透過書法。小時候的他寫了一個「大」字給他父親看,他父親看了後就在「大」字下加上一點變成「太」字,然後叫他給母親看,母親看後說他寫得好,尤是那一點。故事就是這樣。可見要達到好的溝通不是必要把子女當作朋友。
兩種方法都各有好處和壞處。但我從各方面思考後,較認同有禮的中式方法。
林嘉韵 (6B)
有人說,重視輩分的長幼尊卑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但試想想,若這美德一直在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令家庭關係,甚至社會交際不能有進一步的發展,那麼只顧一昧地墨守成規,不懂變通又有何用呢?相反西方人可以和子女勾肩搭背,以名字相稱,偶爾開個小玩笑,便可以笑成一團的相處方式看來,我認同後者的相處方式。
有了長幼尊卑之分,子女不會輕易地將心事與父母分享,因為長幼尊卑令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出現了一條階梯,試問你會選擇很辛苦地抬起頭與”高高在上”的父母聊心裏話還是選擇輕輕鬆鬆地站在同一水平上的父母聊心裏話呢?聰明的你自然不會選擇前者,所以長幼尊卑令子女趨向將心事與朋友分享,而不是父母,繼而父母對子女的瞭解便會隨之減少。
相反地,若父母與子女以朋友的方式相處,於子女站在同一階梯上,與子女打成一片,擔當起父母的角色的同時,也擔起了朋友的角色,這便能更多地的瞭解子女真實的想法。
有了長幼尊卑,家庭很難出現”樂融融”的現象。現今的年輕人喜歡熱鬧,輕鬆的環境。若在家裡開了父親或母親的玩笑,便受到他們的訓斥,被認為是”沒大沒小”、 ”沒有禮貌”的小孩,那麼久而久之,子女和父母的關係便會越來越疏遠,從而開始抗拒與父母之間的聚會,而趨向能更輕鬆相處的朋友聚會。然而,子女在外交了什麼朋友,做了什麼事情,父母無從可知,因為有了長幼尊卑,子女不會輕易將心事與父母分享的。
浙江金華的17歲中學生徐力因父親連續幾天晚歸,而對父親開了玩笑,問父親在外邊是不是有了情人,原以為可以博大家一笑,欲不知被父母嚴加訓斥,說徐力沒大沒小,沒有一點長幼之分。徐力因吞不下這口氣而離家出走.在網吧結識了新朋友進屋爆竊而被公安逮捕。相同的情況發生在美國的愛德華身上,他的父親舉起食指,做了一個讓愛德華小聲一點的手勢,父子笑成一團。
父母與子女有了長幼尊卑,只會拉遠了彼此之間的距離,既然是最親密的家人,又何不放下身段,與子女打成一片呢?端著身段站在高高的階梯上,只會讓人望而卻步。
邵綺琪 (6B)
西方人傾向把子女當作朋友,所謂朋友是無論何時何地都會予以支持和鼓勵、願意聆聽心事及沒有芥蒂的人。而中國父母則較重視輩份的長幼尊卑,亦即長幼有序、有規矩體統。
在父母與子女相處上,本應剛柔並濟,兩者均不可或缺。著眼點應是什麼時候為剛,什麼時候為柔。
幼年時期,是一個「人」在建立思想基礎的關鍵時刻。孩子藉模仿及接受教育來建立日後待人接物的基石。因此,此時父母應盡量教導子女長幼尊卑、讓他們在一個系統、有規矩的相處模式下成長。這不單有助子女他日學懂禮讓尊重、敬老愛幼,更是最自然的禮貌教育。
孔融四歲便懂得把大梨子留給哥哥。這全賴父母在相處間著重長幼有序,以致孔融年紀雖小,但已擁有禮貌謙讓的美德。這說明中國父母講究輩份不僅是文化承傳,更是家庭教育的一種。早前,網上流傳一段令人憤怒的短片。內容為一群中學生在公園對一對老夫婦破口大罵,當中不少為挑釁及攻擊性字眼、亦不乏粗言穢語。姑勿論事件中到底誰對誰錯,出言侮辱長輩已可被視為無禮、不孝、非人也。歸根究底,這是由於孩子欠缺足夠禮貌教育所致。而如以上提及,重輩份的長幼尊卑的相處模式正是最自然的禮貌教育。
時代、社會在變遷,父母亦不能一成不變,尤其在與子女相處上。當代父母無法與子女溝通,大多因為他們仍沿用「舊一套」。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強烈,擁有更多個人見解及感受。父母不能再以「高姿態」與子女「硬碰硬」,應嘗試放下身段,與子女建立新的「友好」關係,扮演合宜角色。而這也正是西方人普遍喜愛與子女溝通的方法。
孩子長期在高壓的環境下成長,就會難以建立自尊,將來只懂恃強凌弱;只有在平等公正中長大才可學會平等待人。故父母應在相虛上融入「民主」、「自由」:無論好壞,靜聽子女意見,不要斥責;勿過份監管,讓子女做「想做」而非「應做」的事;多「請」子女做事、「謝謝」子女的幫忙... ...讓子女明白,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都有被尊重的權利。這不但能打破隨子女成長而形成的隔膜和芥蒂、把禮貌教育昇華並延續,更重要是能訓練子女他日待人處事有分寸、能成「真」大器:個人有獨立思考、理性行事、不畏強權;待人平等互惠、有容人之量及對社會有承擔感等。
況且,孩子正步進「成年」階段,要學會的並非在護蔭中成功,而是怎樣在崎嶇中趺倒再起。父母不再為高高在上的領導者角色,而是同伴、戰友。
然而,無論哪種相處方式都好,父母不要害怕碰釘子,從來一段良好的親子關係都乃經歷無數次的磨合。
袁兢皓 (6B)
人生態度與國民氣質必須自小培養,這樣一個人才能於一舉手一投足之間都表現出民主人的氣質、風度和胸襟,散發出民主的精神和氣息。要自小培養就要從父母與子女相處的方式開始,而每一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方式。西方人傾向把子女當作朋友;中國的父母則較重視輩分的長幼尊卑。我個人認為父母子女的關係絕不能等於朋友;長幼之別,父母子女尊卑之分是必須確立的。
孝是一種對父母尊敬的行為,其涵義可分為多種,包括考取功名、對父母禮相待,父母去世後守喪等亦為孝的表視。透過這行為就等同形成一種無形而平實親切的敬愛關係,更成了一種由上而下尊卑有序的關係,以維持一家之和睦。相反,若把父母子女與朋友劃上等號,及於整個中國社會自古以來確立的倫常關係便會打破。
雖然以西方的形式是可令子女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還可和父母無拘無束地自由交談,但是就失去了尊卑長幼之別,中國人尤重之「情」也會散失。就以現今美國社會為例子,因為個人主義的流行,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就如朋友,而子女長大後亦沒有任何照顧父母的責任。故此,形成了父母與子女關係疏離,以及於整個社會。
再以現今的香港為例,西方個人主義傳入,使香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疏離。「虐待老人」的家庭暴力事件屢見不鮮,這正也因人與人之間而基於「尊卑長幼」的「情」漸漸被西方思想淡化了。缺乏了「尊卑長幼」就會好像近日的新聞中的七歲男孩在商場「爆粗」大罵母親,完全缺乏了「尊卑長幼」,正因為此更應以中國的傳統教育為中心點,從而建立以情維繫的大同社會。
把朋友之觀念套於父母,及至於整個社會,生活在這種一點「情」也沒有的社會,真的好嗎?絕對不好!
王嘉鴻 (6B)
父母與子女相處的方式,中外不一,西方人傾向把子女當作朋友;中國的父母則較重視輩分的長幼尊卑,究竟哪一種方法比較好呢?我個人認為西方父母與子女相處的方式比較好,比較容易受到子女的接受和認同。
父母教育的方式會導致將來子女各方面的養成,相處方式的好與壞也會對子女的未來成長有所影響,而且也會對人格和心理的的養成有不同的影響。
在中國父母相處方面,因為子女自出生就要專重父母,而且受到中國傳統觀念—長幼有序的影響,父母總是高高在上的,子女總是要聽從父母的命令。父母對於小孩的看法及想法都一知半解。
另一方面,父母藉著自己的權威,常以自己的想法希望子女去執行,不但對子女的看法一知半解,而且還扼殺了子女的創意發展,子女們常常都得不到父母的認同,長期來說,對子女的自尊心有很大的影響。
在西方的相處方式中,父母會把子女當作朋友,與他們平起平坐。美國的父母會格外的珍惜和子女相處的時間,所以很多人一大早就上班,目的是為了可以提早下班,有時間與子女打球、玩耍,親子之間經常在不同溝通下把距離拉近,而且尊重子女的看法,子女經常有發揮的空間。
根據一個大型調查顯示,現今青少年大部分會尋找朋友傾訴心事,只有一小部分青少年會找父母傾訴。若父母以西方的相處方式對待子女,子女會主動找父母傾訴問題,此行為不但能令父母更加了解子女,而且能增進大家的感情,從而令到一個家庭和諧。
相反,中國的親子傳統相處方式有很大的問題,長幼有序對子女做成一種束縛,更沒有其他方面的溝通去增進親子的感情,容易令到反叛期中的子女不懂得解決問題,易犯重大的過錯。
麥曉婷 (6A)
《三字經》云曰:「養不教,父之過。」當中的「教」,有嚴厲教育之含意。中國古代的一套重視長幼尊卑、輩分分明的相處之道,當真是父母與子女最合適的相處方式嗎?
相處之道其實是指通過互動的對話及接觸,達到訊息的傳遞及有效的溝通。而良好的相處方式能令家庭和諧融洽。
本人倒較認同西方人所傾向的溝通方式——把子女當做朋友。
首先,於個人方面,把子女當成朋友,能令子女拋開「輩分」的束縛,以平輩身分與父母溝通,更能暢所欲言。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爾德曼亦指出:「相比命令,人們更易接受平起平坐的意見及討論。」朋輩的身分,加上和諧的語氣,令子女更能理解及接納父母的建議,因為他們認為他們並非「遵守」,而是「接納」。
唐宋時期,年幼的蘇轍和蘇軾頑皮不堪,不喜詩詞歌賦。不過父親蘇洵從沒有拿出棍棒,反而放下世俗中「嚴父」的角色,與孩子打成一片。兩個月後蘇洵拿著書本躲在一個明顯的角落看書,兩個兒子好奇問父親在專注些甚麼,蘇洵不給,反藏起來。兒子吵著要取到書,從此對書籍產生濃厚興趣,如今更成為舉世聞名的詩人。
蘇洵深明青年有逆反心理,若以硬碰方式強迫子女,子女只會反抗,又或是心不甘、情不願地勉強完成;若能反過來,先與子女建立良好而密切的關係,再循循善誘地提出自身的期望,反而有更明顯的效果。
第二,良好而密切的家庭關係能令子女建立更多的自我肯定。根據明報一項調查發現,過往十年的青少年自殺個案當中,有超過七成人因受不住父母拍責甚至體罰,過度的壓力因而輕生。由此可見,嚴厲而階級分明的相處方式只會令子女自尊心受創、自我價值低。即使沒有輕生,面對將來的社會亦只會自卑不堪。
反舉一例,名作家伍百勤生於一個快樂家庭。眾所周知他不但文筆精湛,而且自信滿滿。他謂道:「優秀不是教出來,而是聊出來的。」他指出他的父母猶如知己,無所不談之餘,更不會把「要以成就報答養育之恩」等說話掛在嘴邊。這種輕鬆而和諧的家庭氣氛反而能成為子女的動力,邁向進步,因為他們得到家人明顯的支持,深信著自己是一匹千里馬,而父母,就是他們的伯樂。
再談群體方面。如子女能藉著與父母的「朋友」關係,從小學習如何與朋輩相處,當子女面對學校的同學,甚至將來社會的同事、上司,都能建立更好的人際網絡。
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愛結交好友,四海皆兄弟。他曾說,打從小時候,他的父母常跟他談心,這令他學會如何當一個傾訴者及聆聽者。他更說,以前跟父母的一些小爭執,反成為一種經驗,使他學會冷靜及理性面對分歧的意見。由此可見,讓子女有個人立場並非壞事,而重視長幼尊卑的一套相處方式中,子女往往畏懼「尊」而不敢發言,這對他們往後面對各種環境都只能以「卑」對待。
再談社會方面。眾所周知,西方社會講求平等性;中國社會則講求階級性,著重權威。這其實與中西家庭中不同的相處方式有關。
「家庭」其實是「社會」的縮影。由眾多的「人」組成一個「家」,由眾多的「家」組成一個「國」。中國傳統家庭中,所有情感都建於輩分之下,因此中國社會亦是重視階級及尊卑,只有相同階層的人,才能平起平坐地討論。西方家庭中,情感能表露無遺,因此社會中雖亦有階級之分,卻人人能公平發言。
一個社會需要進步,則需要集思廣益。因此社會的平等性,令人人有機會發言是重要的。因此家庭中父母與子女若能以平等方式相處,將能促使整個社會的進步。近來中國改革,邁向平等化,就是最好的證明。
天下父母心,本人深信不管哪一套相處方式,做父母的都盼望子女能茁壯成長。然而,把子女當成朋友,往往比嚴厲管教來得奏效。各位伯樂,悉心呵護你們的千里馬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